【8月2日】亞馬遜收入下跌,績後股價大跌7.6%,拖累上週五美股回調,道指跌149點或0.42%,標指跌0.54%,納指跌0.71%。上季美股業績依然強勁,惟股價對好消息反應不大,若如亞馬遜不達標,甚至會出現大沽壓,這些都是美股偏高,資金不願高追的佐證,惟市場流動性很強,想回調也不容易,於是便形成高位拉鋸局面。美企對第3季預測中性,沒有預期悲觀,惟新一輪疫情正在美國擴散,會否進一步打擊經濟,仍是未知之數。
市場對縮表擔憂有所減退,從近日比特幣由3萬回升可見一斑,資金又重新入場搵嘢買。美匯由93回落至92,Risk On情緒回升,資金重新尋找高回報。以明年年初開始縮表,年底加息計,整個縮表過程預料會長達18個月,期內市場仍是高流動性,要面對資金過多等問題,所以經過一輪拆倉後,資金已重新埋位又搵嘢炒。十年債息維持在1.2%水平企穩,當面對5.4%的CPI時,十年債息只有1.2%的確不甚吸引,債市ETF也難以吸引資金流入,反觀股市回報高更能吸錢。
美國就業人數將直接影響美聯儲決策,週三將有小非農測試水溫,週五有非農數字,另外需關注失業率變化,踏入6月後美國零售及經濟均有所放緩,是企業擔心縮表而停止擴張?若職位增幅過低,反會對美股有支持,因為預計美聯儲不會過早縮表,始終美儲聯仍是就業優先。
早前美匯上升,資金回流美元,都不利於新興市場,在此敏感時刻,中國政策卻大力整頓市場,包括收緊內地公司到美國上市,中概股遭到洗倉,市值蒸發8千億美元,這些流走資金是因避開政策風險而走,一時三刻不會輕易回來。除了中概股遭洗倉外,港股亦有美資流走,惟外資未見大手減倉A股,上週見外資繼續吸納,整個7月更是加倉796億元,看來外資看重A股多於港股,港股優勢慢慢被淡化。
A股先於港股回穩,主要是場內游資十足,連續多日兩成成交高達1.4萬億,自6月內地基金銷售回暖,大媽資金流入基市,基金有足夠子彈在低位加倉,有足夠買盤市場很快便定下來,阿爺限制資金炒房,資金便透過基市流入股市中排洪。
然而港股形勢更為複雜,外資減磅提錢走,北水獨力難支,6月南向資金已由5月的696億淨買入,減至只買入429億,7月更是93億淨流出。過去港股折讓,加上騰訊(700)、美團(3690)這些基金重倉股暴升,帶動港股通基金成為大媽至愛,然而今年3月港股暴跌,不少港股通基金年內回報已虧損兩成,回報遠低於A股,港股通傷透大媽心,已不再是熱門貨,甚至有大媽將其換至其他A股基金,在外資陸資齊齊減倉夾擊下,7月港股才會雪上加霜。
上週恒指低見過24748開始反彈,成交增加,反映25000 開始有資金吸引,只要恒指仍能守住25000,反彈回升之勢仍未完。7月肯定有資金流走,後市要看是否有新資金補充,故成交重於一切,有水才有魚,無水一切免談。現時港股最大問題係波幅太大,指數每日波幅超過2%,權重股每日5%以上,都會嚇怕真正的投資資金,故此恒指能否收窄波幅,穩定下來才是後市能否反彈的重要因素。
上週提及比亞迪(1211)值得200入手,估計有望升穿240再上一層樓,上週四獲北水加持,週五即使遇上跌市仍能上衝239收市,表現不俗。電動車仍是熱門投資環節,電池更是重中之重,只要市場氣氛不再惡化,比亞迪於第3季仍是第一投資選擇。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